技術文章
膨化擠壓過程中物理變化
閱讀:4776 發布時間:2013-1-11擠壓膨化過程的物性變化飼用原料經歷擠壓膨化過程后,其物化性質以及某些成分的生物活性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有的使飼料效價得以提高,有的則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F僅就淀粉原料玉米和植物蛋白原料大豆的物性變化分述如下:
3. 1 玉米玉米是主要飼用淀粉原料。我國玉米含淀粉量(71~72)%,其中直鏈淀粉占27%。淀粉在擠壓過程中的主要變化是“糊化”。原淀粉是由淀粉粒子組成的顆粒狀團塊。結構緊密,吸水性差。淀粉由調質器到膨化機,經歷水熱處理過程,淀粉粒子在濕、熱、機械擠壓、剪切的綜合作用下,結構受到破壞,分子鏈結被打開,顆粒進一步崩潰,形成膠態的凝膠體糊化,即α化。淀粉分子斷裂為短鏈糊精,降解為可溶性還原糖。溶解度、消化率和風味得到提高。淀粉的糊化與溫度有關,溫度不同糊化程度(即糊化度)不同。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的哺乳期的乳豬,其斷奶料中的淀粉,要求糊化度高于90%;水產類動物,對原淀粉吸收能力差,飼料的糊化度也應高些。
因此,用擠壓膨化機生產水產料,應優于環模制粒機生產的料,因為環模制粒由于受溫度的限制,其中淀粉的糊化度不可能高,一般不大于50%。糊化不僅提高了消化吸收率,而且改善了制粒和成形效果,因為糊精是很好的粘結劑。糊化的淀粉分子相互交聯,形成網狀的空間結構,在瞬間膨化后失去部分水分,冷卻后成為膨化產品的骨架,使產品保持一定的形狀。若原料配方中淀粉含量少,或根本不含淀粉,則很難形成疏松多孔的膨化結構。一定配方的原料,如淀粉含量高,則容易膨化,產品密度小。而所含淀粉中,若支鏈淀粉含量高,則產品膨化度大,密度小。水產料必須具備在水中或沉或浮的特性,利用淀粉的這一膨化特性便比較容易實現這種要求。變性淀粉含量高的產品,吸水速度慢,持水時間長,這同樣是水產飼料應具備的重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