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大米:并非“越亮越好”
閱讀:1160 發布時間:2010-5-18這幾天,網上一則“油拋光大米已成潛規則”的消息讓不少市民嚇了一跳。看上去溜光锃亮的大米有可能是用植物油拋的光?3月9日,記者在幾家超市里隨機采訪了多位購買大米的市民,雖然不少消費者對如何挑選大米說得頭頭是道,但在被美了容的大米面前,多數人仍難辨真偽與優劣。
大米不可貌相
“一是看碎米多不多,二是看大米的表面是不是亮光光。”在樂購超市長客店,一位正在挑選散裝大米的阿姨向記者介紹起“選米經”。旁邊另一個消費者說,“新米好判斷,顏色一般發青,有點半透明。另外,拿個米粒放嘴里嚼嚼,新米跟陳米是兩個味兒。”
在挑選大米上,消費者各有各的招兒,卻不盡有道理。亮光光的米一定是好米?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本地大米加工沈陽市*糧庫的技術人員。
據介紹,目前國內大型大米生產企業在加工精米過程中,一般都要經過低溫烘干、除塵、除石、礱谷、碾米、磁選、色選等數十道工序,其zui后一道工序就是拋光。其實,拋光環節的目的之一是去除大米表面的糠粉。而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大米經過打磨、拋光以后,其表面會光透潤滑,會有個好的賣相。“但說實在的,拋光既不能讓大米更有營養,也不會提高大米的內在品質,主要起到的是"美容"效果。”*糧庫一位技術人員說。
即使這樣,幾乎所有企業加工大米時都少不了要拋拋光。原因很簡單,消費者專挑亮光光、所謂賣相好的米買。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拋光掩蓋了一些小廠家不光彩的做法。其一是用拋光掩蓋陳米(非陳化米)的不足。據介紹,稻谷儲藏較長時間以后,米的表面原有的正常光澤會逐漸消失。經過拋光后,米變得光亮許多,就跟新米很接近了。陳米能賣個新米價,讓某些小廠家看到了“商機”。其二將普通品種大米拋光后冒充優良品種,魚目混珠。好在這些拋光處理多是用拋光機進行機械拋光,如果是使用植物油甚至是添加劑進行拋光,不光會導致大米品質的改變,還會讓本來可以食用的大米變成“毒大米”。
據介紹,新大米放上個半年時間也不會發生太大的品質改變,但如果用植物油拋光,大米的保存時間會大大縮短,特別是在氣溫較高的夏季,極易發生酸敗、霉變等,吃起來有股“哈喇味”。如果用的是本身就有毒的工業用油、“泔水油”或添加劑拋光,食用后會嚴重危及人體健康。
據業內人士透露,外地確實有些小的大米加工廠用油拋光大米。
出口米不拋光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沈城大多數家庭每天消費大米在0.4公斤左右。雖然量不大,但人們對提升大米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強烈,殊不知“大米越亮越好、越光越好”卻是認識上的誤區。
記者在采訪時得到一個信息。沈陽市*糧庫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去年向日本出口了兩萬多噸大米,日本市場對其一項重要要求是不許拋光。因為拋光只會增加碎米,增加損耗,于提高大米品質無益。
據了解,目前許多大米加工企業為了片面追求米的白度、亮度對大米進行過度拋光。如果用白度儀進行測量,白度一般在42度以上,但出口大米的白度不能超過40度。
大米好不好,不在好不好看。真正能給大米品質打分的其實是“食味值”,分值越高說明味道越好。一般來說,目前沈陽市場上的大米食味值平均水平在76-78之間,沈陽及省內種植的引進品種,如越光、一見鐘情、稻花香等食味值較高,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