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廢水處理工程有機污染物、氨氮濃度和懸浮物較高,并具有一定的色度和毒性,屬于難處理廢水。經過技術論證和實踐經驗,對該項目廢水處理進行工程設計與調試,采用氣浮—氧化溝—人工濕地工藝進行處理,使其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中的一級排放標準。制革過程分為準備工段、鞣制工段和整飾工段三部分,廢水主要由脫脂廢水、浸灰脫毛廢水、鉻鞣廢水、加脂染色廢水和洗滌廢水等組成,所產生的量為5000 m3 /d。制革廢水是一種有機污染濃度、懸浮物濃度和氨氮濃度高的廢水,還含有大量難以降解的物質(如木質素、丹寧) 和的對污水處理不理的無機化合物(如硫化物、鉻和酸堿等) ,水質水量波動大,微生物的正常代謝常常受到抑制,處理難度較大。含鉻廢水單獨采用堿性(NaOH) 水解沉淀法處理,鉻液pH控制在8.5~10.0 范圍內; 含硫廢水經過投加FeSO4混凝,S2-與Fe2+結合生成的FeS 通過沉淀池固液分離,從而降低鉻和S2-對生化處理的毒害影響。綜合廢水采用絮凝氣浮—氧化溝(含選擇池) —二沉池—人工濕地的組合工藝。從運行現狀來看,綜合廢水加強預處理措施(格柵沉淀、調節和氣浮) ,均勻水質水量和去除毛、渣等懸浮物,削減部分污染負荷,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行; 采用氧化溝(含選擇池) 和人工濕地等多種生化工藝聯合處理,對降低廢水中生化抑制物質的毒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證了廢水的達標排放[3-4]。實踐證明,該組合工藝對本項目是有效的、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