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方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以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分為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四輪驅動(WD)
前置后驅:即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簡稱FR),是一種的驅動形式。其優點是:前后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穩定性好,車輛爬坡能力強。這種驅動形式的缺點是:由于必須將動力從車首引擎處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后車輪,后驅車內部地板中間有一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布置,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多了傳動軸環節也增加了動力損耗。
前置前驅:即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簡稱FF),前置前驅轎車之大眾甲殼蟲(參數|圖片)這是轎車(含微型、經濟型汽車)上比較盛行的驅動型式。其優點是:機械結構簡單、引擎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易布置,減輕了整車重量,比較節約汽油,維修起來也很方便。其缺點是:由于前輪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的工作,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中置后驅:即發動機中置、后輪驅動(簡稱MR)。中置后驅跑車之Pagani-Zonda是大多數運動型轎車和方程式賽車所采用的型式。優點是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較好,使發動機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使轉向盤操作靈敏,運動性好。缺點是占據了車廂和行李箱的一部分空間,對發動機的隔音和絕熱效果差,乘坐舒適性有所降低。
后置后驅:即發動機后置、后輪驅動(簡稱RR)。優點是使車輛的前后重量比接近完美,又兼顧前置后驅車的優點,但是又不會有前置后驅車那樣的傳動損耗。
四輪驅動:又稱全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后輪都有動力。優點是:動力均衡。缺點是:自重增加,油耗較高,維修保養比較復雜。
*以來,在要求調速性能較高的場合,伺服電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的是應用直流電動機的調速系統,但直流電動機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如電刷和換向器易磨損,需經常維護,換向器換向時會產生火花,使電動機的較高速度受到限制,也使應用環境受到限制,而且直流電動機結構復雜,制造困難,所用鋼鐵材料消耗大,制造成本高,而交流電動機,特別是鼠籠式感應電動機沒有上述缺點,且轉子慣量較直流電機小,使得動態響應更好。
在同樣體積下,交流電動機輸出功率可比直流電動機提高10﹪~70﹪,此外,交流電動機的容量可比直流電動機造得大,達到更高的電壓和轉速?,F代數控機床都傾向采用交流伺服驅動,交流伺服驅動已有取代直流伺服驅動之勢。
異步型
異步型交流伺服電動機指的是交流感應電動機。它有三相和單相之分,也有鼠籠式和線繞式,通常多用鼠籠式三相感應電動機。其結構簡單,與同容量的直流電動機相比,質量輕1/2,價格僅為直流電動機的1/3。缺點是不能經濟地實現范圍很廣的平滑調速,必須從電網吸收滯后的勵磁電流。因而令電網功率因數變壞。
這種鼠籠轉子的異步型交流伺服電動機簡稱為異步型交流伺服電動機,用I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