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發出關于餐飲單位加工警示,以引領“健康用餐”的優良風尚,確保廣大消費者節日期間飲食安全。
一、供應商資質審查
證照查驗
春節食材采購量大,務必嚴格審查供應商資質。仔細查看其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確保在有效期內,經營范圍涵蓋所供食材。
信譽評估
通過實地考察、行業口碑、網絡評價等,評估供應商信譽。避免與曾有食品安全問題、供貨不穩定或服務不佳的供應商合作。
二、食材品質把控
新鮮度檢查
春節期間食材消耗快,更需注重新鮮度。蔬菜應鮮嫩,無黃葉、腐爛;肉類有光澤,按壓有彈性,無異味;海鮮鮮活,貝類緊閉。
防止變質
采購易腐食材,如豆制品、乳制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避免采購包裝破損、脹袋、鼓蓋的食品,防止變質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避免“三無”
堅決不采購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三無”食品及原料,不采購來路不明的食品。
三、特殊食材注意
野味禁食
春節聚餐可能有人追求特殊食材,餐飲單位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采購、加工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保護生態環境與公眾健康。
高風險食材
謹慎采購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等高風險食材。若采購,要嚴格按照規范加工,確保食品安全。
四、索證索票與臺賬記錄
留存憑證
采購食材應索取并留存購物憑證、產品合格證明文件。憑證要清晰記錄食材名稱、數量、價格、供應商信息等,以便追溯。
臺賬記錄
建立詳細采購臺賬,記錄每次采購食材的種類、來源、數量、采購日期等信息。春節期間業務繁忙,更不能疏忽,確保一旦出現問題可快速溯源。
五、加工前準備
人員衛生
加工人員接觸生熟食材前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避免手部細菌交叉污染。處理生食后,務必洗手并更換手套再處理熟食。
工具與設備區分
準備專門的刀具、案板、容器等加工工具,生熟食材所用工具要有明顯區分標識,如用顏色區分,紅色標識用于生食,綠色用于熟食。避免生熟食材使用同一設備,如無法避免,加工生食后需徹底清潔消毒才能加工熟食。
六、加工過程
食材處理順序
先加工熟食,后加工生食,防止熟食被生食污染。如加工涼拌菜這類直接入口的熟食后,再處理生肉、生海鮮等。
加工溫度與時間
熟食加工要確保充分加熱,如肉類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持續一定時間,殺死可能存在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而生食加工,如制作生魚片,對食材新鮮度和處理環境要求更高,處理過程要快速,減少微生物污染機會。
七、加工后存放
分開存放
生熟菜成品應分開存放,熟食放在上方,生食放在下方,防止生食汁液滴落到熟食上。冷藏溫度,熟食0 - 8℃,生食根據食材特性設置,如海鮮一般 -1 - 5℃。
包裝防護
熟食如需包裝,應使用清潔、衛生的
包裝材料。生食若短期保存,也需密封包裝,避免與其他食物接觸。
八、加工溫度
涼菜加工溫度至關重要,直接關系食品安全
其加工全過程,室溫宜控制在25℃以下 。這是因較高溫度利于微生物快速繁殖,增加涼菜變質與食物中毒風險。
制作前,食材處理區域溫度應合規,如葉菜類清洗切配
制作中,調配、裝盤等環節也要保持低溫環境。制成后,若不立即食用,需及時冷藏,冷藏溫度控制在0 - 8℃,既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又能保持涼菜口感與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