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系列解讀文章(六)
以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法定代表人 沈篪
食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長期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8%以上,全國工業增加值的7%左右。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是我國食品工業的重要發展載體,也是新時期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長引擎。
為加快推動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食品工業接一連三的帶動作用,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傳統食品優勢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重要意義、發展方向、主要任務等方面做出了要求和部署。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一直高度關注區域食品產業發展,通過開展食品產業集群(園區)方向、定位、發展規劃和產業要素集聚等頂層設計工作,協助地方政府發展食品工業、打造特色化產業集群,助力河南漯河、福建漳州、江蘇淮安等一批地市建設千億級食品產業,為地方政府培育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園區)提供專業服務。
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將全面加強現有工作,做好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服務,推動《指導意見》加快落地并收獲實效。
一、《指導意見》是中國式食品工業現代化的具體實踐
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并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食品工業既是支柱產業,又是民生產業,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標準、高要求推動下,正在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發生新的轉型和深刻變革。
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建設是實現中國式食品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園區)可以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等集約方式,提高食品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和自動化程度,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的同時,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
長期以來,地方特色食品普遍缺乏標準化的生產管理體系和現代化的工藝設備,品質和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中國式現代化所倡導的精益制造和數字化賦能理念可以提高傳統食品產業的效率和品質,同時現代化的食品檢測技術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食品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品。
二、“產業特色化和特色產業化”是《指導意見》的核心抓手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即“到2025年,傳統優勢食品產區規模不斷壯大,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發展格局”。實現這一目標,產業特色化和特色產業化是兩大核心抓手。
產業特色化的關鍵是充分挖掘資源稟賦的獨特性,升級現有產品,突出差異化,形成比較優勢,解決同質化和產能過剩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特色產業化的關鍵是將地方農產品資源和地方小吃轉化為現代食品,打造涵蓋一二三產業的特色食品產業鏈。食品生產涉及到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到產品上市銷售等多個環節,必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同時,產業特色化和特色產業化還需要注重營銷和品牌建設,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近年來,圍繞“產業特色化”和“特色產業化”,涌現出大量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如廣西柳州螺螄粉、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都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食材、工藝等發展成為產業特色,開創出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以特色為核心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2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推出了“推農向食”工程,助力地方農林牧漁資源的工業轉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根據《指導意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將持續深化“推農向食”工程,整合研發、制造、安全、投資、管理等行業資源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園區),為各級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抓手和有效支撐。
三、以“四個集聚”助力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各地政府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大力推進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積極探索和發揮產業集群(園區)在產業鏈打造、企業梯度培育、產業協同運營以及政府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產業集群(園區)經營模式和發展道路。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依托多年以來服務地方食品產業集群的實踐經驗,總結提出了以“地方引導政策集聚、關鍵高新技術成果集聚、產業資本集聚和行業龍頭創新企業集聚”等四個集聚為特征的地方食品特色產業集群(園區)建設與高質量發展路徑,并正在以此為基礎推出相關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各地實現產業要素的“四個集聚”,快速打造高質量的特色食品產業集群。
(一)地方引導政策集聚。政府應該適時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傳統優勢產區和特色食品產業的發展,例如加大稅收減免優惠力度、提高補貼標準等,引導企業向優勢方向發展。
(二)關鍵高新技術成果集聚。當前,食品行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高新技術成果是推動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升級的關鍵。政府應該加強科技投入,鼓勵企業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推動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與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三)產業資本集聚。加強資本的投入是推動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手段。政府應該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傳統優勢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完善相關的融資渠道,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
(四)行業龍頭創新企業集聚。行業龍頭企業是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政府應該加強產業規劃布局,實現對行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和引導,促進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提升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四、以《指導意見》發布為契機,加快推進相關評價體系建設工作
為了保證傳統優勢產區和特色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優勢食品產區的生產、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指導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同時,加強對傳統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生產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推動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按照《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將加快完善并加大力推進“食品產業特色及優勢產區評價體系”的實施工作,包括“中國食品產業特色與競爭力評價”“中國食品產業集群(園區)評價體系與建設指南”等專項工作,助力地方發展好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特色食品產業,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隨著《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中國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將加速邁進高質量發展周期,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也將以實現中國式食品工業現代化為己任,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和職能優勢,為加快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