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為鋼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小麥育種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后,許為鋼先后考取了西北農業大學的碩士和南京農業大學的博士。他在讀碩士時,就以專業人士*的敏銳觀察力預測到,我國小麥生產很快將由產量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化,品質的優化將成為小麥品種及小麥生產的必然發展方向,能否將、早熟、多抗、高產、廣泛適應性結合于一體是主要的攻關點。1990年,許為鋼在西北農大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工作,這就是后來鄭麥9023中的“90”編號的來源。1996年,許為鋼帶著還未成形的小麥新品種材料,攜妻子胡琳博士一起來到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繼續從事小麥育種工作。
鄭麥9023品種選育過程艱辛而漫長。許為鋼的小麥課題組每年都要做幾百個雜交組合,這其中大部分組合是失敗的。為解決抗赤霉病這一世界難題,許為鋼和妻子在西北農大寧毓華老師幫助下,從建立病圃、繁殖菌種、探索接種方法,到形成大規模的后代接種選擇程序,一干就是6個小麥生長周期,每年后代的單小花接種選擇量達到了2萬單株以上。他們帶著助手夜以繼日的工作,將蘇麥3號的赤霉病抗擴展特性通過雜交、單小花接種選擇等技術方法轉入到鄭麥9023之中。1998年,鄭麥203選育成功,實現了、高產、早熟、多抗、廣適性在一個小麥品種上的聚合,單就抗病性而言,鄭麥9023就聚合了條銹病、葉銹病、赤霉病、黃花葉病和雪霉病等多種抗病性。
河南是農業大省,小麥種植面積達7400萬畝,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位。199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我國重要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的構想,形成了推廣小麥的“天時”“地利”。
許為鋼用一句話來概括小麥新品種選育“這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他解釋說“在選擇過程中,有時候,人們所期望的性狀就是未能結合在一起,就必須要放棄某些東西,終育成的品種總會有些不足;采用的某些技術、方法不是很也會導致遺憾發生。就拿鄭麥9023來說吧,如果耐寒性再好一點、抗倒伏性再好一點會更好的。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遺憾在里面,如果當初怎么樣了,那可能就更好了……所以我就叫它是遺憾的藝術!”
1978.10-1982.07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專業本科生;
1982.09-1985.09 西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生;
1993.09-1997.12 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
1998.12-現在 河南省小麥研究會 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2001.06-現在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 副主任
2002.07-現在 南京農業大學 兼職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2005.07-現在 河南農業大學 兼職博士生導師
2005.09-現在 農業部科技入戶工程河南省專家組 組長、小麥專家
2006.03-現在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 委員
2007.12-現在 農業部現代產業技術體系 小麥遺傳育種崗位科學家
2008.07-現在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2008.08-現在 中國農學會*農業應用委員會 常務理事
2003.01-2008.01 政協河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常委
2008.03-現在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3年3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其成果“強筋早熟多抗高產廣適性小麥新品種鄭麥9023”,在強筋品質特性、早熟性等方面均居*水平。2004年至2006年被農業部列為我國小麥生產主導品種,2003年至2006年年種植面積已連續4年位居我國當前小麥品種位,2006年種植面積3000萬畝。
國家“863”計劃課題:小麥分子聚合育種
國家“973”計劃課題:小麥高產品種設計和選育的應用基礎研究
國家“973”計劃前期課題:玉米C4途徑高光效基因pepc在C3作物小麥中的遺傳、表達與功能研究
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子課題:高產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抗逆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營養利用轉基因小麥新品種選育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高產多抗小麥育種技術研究及新品種選育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麥類基因資源發掘與種質創新利用研究
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超級小麥新品種選育與示范
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 小麥分子聚合育種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作物遺傳育種工程技術》第二部分“小麥遺傳育種工程技術”,參編,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
《中國專用小麥育種與栽培》(65萬字),第1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小麥種質資源研究、創新與利用》,主編,科學出版社,2012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